習言道|烈日當頭,習近平讓干部“舉個手”_中國網

中新網6月16日電 “有誰的家人住在這樣的房子,舉個手!”沒人回答。

“有誰的直系親屬住在這樣的房子,舉個手!”依然沒人回答。

這是24年前,在福州一處棚戶區,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責問隨行干部的一幕。

2000年7月2日,盛夏時節的福州酷暑炎熱。烈日當頭,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,習近平來到蒼霞社區調研。木板房里狹小悶熱,他詳細詢問居民生活情況之后,向身邊干部接連發問。

“大家知道為什么要選在這個時候來棚戶區調研嗎?就是想讓大家親身體驗百姓疾苦”“我們是人民政府,要記得政府前面‘人民’二字,要將心比心”……

習近平調研后第八天,蒼霞棚屋區改造工程就拉開帷幕。次年5月,3441戶、近萬人的回遷安置房全部竣工。

“百姓誰不愛好官?把淚焦桐成雨”“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,遂了平生意”,30多年前,習近平曾在《念奴嬌·追思焦裕祿》一詞中,這樣表講座達對焦裕祿的崇敬之情。

字里行間,是致敬,更是自勉。

從陜西到北京,從河北到福建,從浙江到上海,從最基層到黨和國家領導人,在習近平心中,“人民”二字家教重若千鈞。

2012年11月15日,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那天,習近平與中外記者見面時說,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。履新伊始的那次講話,他19瑜伽教室次提到“人民”。

十八大以來的地方考察中,在基層、在農村、在貧困地區,習近平最關切的事始終是“人民需要什么”。

在河北阜平,他盤腿坐在農戶家的炕頭問需問暖,“糧食夠不夠”“棉被有沒有”“小孩上學遠不遠”;

在甘肅渭源,他到干旱缺水的鄉村了解吃水問題,接過一瓢水直接品嘗水質,“吃的水哪兒來”“我嘗嘗”;

在重慶石柱,他在貧困戶家中跟村民一起算起家庭賬本,“低保補助有多少”“醫藥費花了多少,報銷了多少”;

……

十多年來,宏大的政治承諾具小樹屋象成14億人觸手可及的獲得感:近1億人口擺脫貧困,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億人,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13億人,14億多人口實現全面小康……

今年5月22日,習近平來到山東考察,在日照的陽光海岸綠道,他向市民這樣解釋中國式現代化:推進中國式現代化,就是要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。

第二天,在被外界稱小樹屋為“為二十屆三中全會做準備”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,習近平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:

“我們抓改革、促發展,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。黨的十八大后,我提出私密空間堅持人民至上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,必須將其落實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過程各方面。”

在福州的棚戶區,在阜平的炕頭上,在日照的海岸邊……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,這是習近平一以貫之的目標。

去年11月,習近平在美國之行的一次演講中,再次談到“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過上美好生活”在他心中的分量。

“我不到16歲就在陜北的一個小村子里同農民住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知道人民愁什么、盼什么。從小樹屋那時到現在,半個世紀過去了,在人民中間讓我覺得踏實,同人民在一起讓我有力量。”

習近平說,我將無我、不負人民,這就是我終生的信念。


By admi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